——在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沈祖卫
(2018年3月16日)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是区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大戏,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良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好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议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全国复制推广,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我区率先试点的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更是企业投资项目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再创新。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程,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孕育、发展,需要我们政府与时俱进,革新鼎故,需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需要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正是我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供给,也是加快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前段时间我与财经委、财经工委的同志一起,分成三个调研组,通过走访部门、镇(街道)开发区及部分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区开展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的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天我们又实地踏看了区行政审批局审批大厅,听取了区行政审批局黄化强主任的工作介绍,总体觉得,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走在全省前列。现结合本次专题调研,谈几点意见。
一、我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工作的基本评价
(一)集成式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果。柯桥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省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领域的急先锋和排头兵,拥有投资项目模拟审批、涉企中介机构集中管理、“多证联办”、四级便民服务体系等许多首创经验,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又是我区改革工作亮点中的亮点。其中我区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本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首先实现100%平台应用、100%系统打通、100%网上审报、100%网上审批四个“百分之百”,并在柯桥召开的全省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此外,集成式改革的相关做法等到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凌志峰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二)集成式改革措施办法扎实有效。去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确保集成式改革试点工作按期完成。一是“评审测验”联动,实行施工图“多审合一”改革,落实前置评估中介并联审查制度,推进“联合测绘”工作,“竣工测验合一”监管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二是政企互信,减少低效审批环节,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建立健全“标准地”制度。三是集成服务,深化“一窗受理”、“一网受理”试点工作,做好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加大信息化集成建设力度,完善待办服务机制。通过集成式改革,将先前分散的企业投资项目省级试点工作进行整合集成,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单兵突进”走向集成化,努力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与样板。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审批事项集中后,各环节沟通有待优化。单项行政审批试点工作和创新工作尚需健全完善,将各审批事项集成并联审批后,由于涉及部门多,业务专业性强,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逐一沟通协调解决。有关部门的业务科室划并行政审批局后,部门与部门间协调不畅、放权不够;部分事项的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政策变动较多前后标准不一;单项改革依赖的软件系统开发滞后;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有待进一步互联互通等。
2、法律法规受限,改革试点工作有待突破。集成式改革中,有不少审批事项因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前置条件多、要求严格,并联审批等创新类工作受较大制约,这也是少数部门思想上有顾虑,怕担责,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些符合企业建设、生产和经营实际,但审批时由于相关法律呆板滞后,企业需要额外投入或重复建设,加重企业建设、生产和经营负担。
3、人员力量配备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办公室领导还没有明确,“跑改办”由审管业务科室的3名窗口人员和借调的2名人员组成,不仅要承担大量窗口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工作,还需要负责集成式改革事项梳理、各项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工作推进及宣传报道等工作,省、市下达的各种任务和考核指标也落在“跑改办”,人手紧缺,协调沟通也比较困难。
二、几点意见建议
(一)要提高站位,形成担当起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强大动力
攻坚之际,改革需要再动员再出发,需要我们凝聚改革共识,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
1、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过去的绍兴县以“四千精神”起步领跑县域经济发展,今天的柯桥区如何再创辉煌,如何领跑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最多、集成为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动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当前我区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引进的关键时期,正处于都市经济、湾区经济接轨变道的关键时期,企业投资项目数量体量都较大,迫切需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目标,这是关乎柯桥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是承担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历史责任。
2、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中体现。人民是改革评判的主体,民之所向,政之所望,企业和群众急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我们就要改什么,要从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倒逼我们政府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构建透明规范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各部门和镇(街道、开发区)要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改革共识,敢闯敢试、敢破敢立,跳出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主动疏通堵点,破除体制障碍;全区上下要探索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要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高效、更舒心,让区域性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营商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佳,这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3、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改革是永恒的主题、不变的主线。“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总开关”“牛鼻子”,既牵引和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改革,引领和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决定着能否提供高效率、高标准、高品质的政务服务,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为新一轮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强动力。要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进一步放开眼界、放宽心胸、放大格局、放出活力,纵深推进各项改革。要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注意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改革造势助威,使各方面各层次增强改革自觉,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强大气场。
(二)要做实深改,创造体现浙江特色时代特征的柯桥经验
集成式是全省试点,能否创造富有浙江特色、站在时代前列的可复制、可借鉴、可落地的柯桥经验,能否创造出受欢迎、喊得响、有影响的柯桥样板,是检验我们改革的重要标准。
1、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企业视角主动换位思考。发展所指、企业所想是我们开展集成式改革的方向、遵循和要求,要把改革的评判权交给企业,多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流程、优化服务,推动审批环节、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和办事群众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必须问需于企、问政于民,让企业和群众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切实做到企业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给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滨海开发区现有28只项目处于审批阶段,建议行政审批局开展集中对接活动,将所有审批环节的职能部门或职能窗口召集起来,召开“对接会”和“答疑会”,主动深入基层为企业服务。
2、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攻坚决心打通堵点难点。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的管理理念运用于政务服务创新,是智慧政府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企业投项目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目标,关键在于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整合和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要继续深化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进更多部门审批网络与全省一体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提升项目信息、申报材料、审批数据等信息的实时共享,以“技术强制力”克服政务数据碎片化、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确保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达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平台应用、系统联通四个100%,实现数据流和业务流同步,做到“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调研中发现,投资项目审批中,规划审核、图审等环节仍然较慢,网上资料报送和共享机制有待提高,建议加大协调督查力度,全面推进资料网上提交、信息审批共享,进一步提速审批环节。
3、要坚持效果导向,以务实作风推动举措落地。要做好“减”的文章。减是改革的要害,要围绕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减距离大力精简办事要求,大力压缩办事时空,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代办点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出村”、办事不出厂。要做好“省”的文章。努力为企业省心省时省钱,要全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容缺”审批、信任管理,能政府提供的尽量避开中介,能事前提供的尽量服务到位,能放开准入的尽量敞开大门,利用多图联审、多测合一、多评合一提速提效,实现不见面审批。要做好“优”的文章。要优化项目代办,项目代理员制度是我区的亮点工作,得到广大企业的肯定,建议增强项目代办员的力量配置,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队伍管理,使“店小二”服务更加精准、更加贴心,更好发挥待办员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要强化保障,努力创造不负柯桥不负人民的良好环境
中心之外无权力,改革关乎柯桥明天。
1、要优化体制机制。体制机制问题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制度性基础性问题。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尤其是加大行政审批局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力度,将集成式改革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落实审批事项的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同心同德、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努力形成改革的合力。要研究区审批局、跑改办和代办员的运作机制,通过内部调整、选调人员、增加临聘编制等手段整合力量,实现业务数量和工作力量的动态平衡,研究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有力的约束机制。
2、要强化班子队伍。要重视班子建设,根据目前的兼职配备要求,班子建设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是能否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攻坚力的重要课题,需要从实际出发,以有利于改革、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人民为要求配强配好班子。要重视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工作作风实的同志到窗口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要提高窗口人员政治地位,组织人事部门要经常深入窗口,了解窗口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锻炼干部,把窗口作为培养、锻炼、选拔人才的重要基地。
3、要细化政策措施。要研究政策保障,全面梳理由于政策法规滞后导致的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掣肘,改革要真正突破,必须在认清大道、遵循法理、求真务实的前提下,大胆革除陈规陋习,甚至要以小岗村精神破釜沉舟,全区上下要为改革者鼓劲、撑腰、担当;要建立容错保障机制,解决干部干事创新的后顾之忧,调动干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推动标准建设,以标准化引领权力运行方式变革,优化、细化、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和办理环节,实现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加快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性成果。要落实攻坚措施,根据6月前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目标任务,加强“竣工测验合一”改革攻坚,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务实抓;区财政局、公管办、电子政务办提供系统软件开发资金、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和专家论证、服务器提供等保障。要集中精力抓好“标准地”试点工作,力争在4月份前推出“标准地”。
(四)要再接再厉,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在全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的同时,要全方位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使改革不留死角,全面推进。
1、要重点关注涉及民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研究探索提高为民办事效率,特别是办理最多的社保、医保、房产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换位思考,完善服务,要提高软件质量,增强网络界面友好性,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来就会办,使群众办事的“用户体验”进一步优化。要下放更多涉民审批、服务事项,下放要到位,避免两头跑,切实发挥镇(街)、开发区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完善健全四级联动的便民服务体系,既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更让群众“少跑一公里”。要加大涉民审批服务事项的宣传,将审批流程和要求及时公布于众,让更多群众清楚、明了我区涉民服务工作改进内容和最新举措,充分享受我区审改工作成果。
2、要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加减法”。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在减权放权、简化流程、减轻企业负担上下功夫,用足法律这个“天花板”下的自主空间,努力做到审批事项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特别是要将跨部门办理事项作为“一件事”“一次办”的梳理重点,对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办事流程等进行全面再改造。做减法是为扶持企业放便群众,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全市只有柯桥区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固定理赔为被保险人员,取消了20%的浮动幅度,由于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本来这个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在册和一定幅度临时未登记的建筑用工的工伤风险,扶持和助推建筑企业发展,也深受建筑企业的欢迎,但我区执行政策中取消20%浮动幅度的改变,从财政角度是节约了支出,从发展的角度是与政策支持企业初衷不符,建议考虑调整。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加法”,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上下功夫,事前的审批减少了,事中事后的监管就要跟上,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彻底扭转“以批代管”的制度惯性;在“承诺”“容缺”的同时要兑现、要补缺,在取消下放审批权的同时消灭“监管盲区”,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事中事后的监督渠道,确保企业和群众有诉可投、有理可评、有求可应,确保我们的审批制度能够动态改进,从而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活而有序的“政务生态系统”。
改革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要勇当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排头兵,努力为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区域样本作出柯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