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积极实施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选区制度
杨高相
今年4月以来,绍兴市柯桥区担任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51名人大代表纷纷进入原选区,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赏。一项旨在激励人大代表深入选区,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好制度—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选区制度在全区得到有效实施。
一、主要做法
1、区委重视,各有关方面形成共识。区委书记徐国龙在今年初区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夯实人大工作基础,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点,通过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选区,引导和激励全体人大代表更加主动积极地联系原选区选民。徐国龙书记还率先垂范,先后三次利用休息时间赴柯桥街道第二选区,听民意、察民情,开展代表履职活动。之后,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和区政协及“两院”担任代表职务的其他16位区级领导,相继深入选区,或者进村入企,或者参加代表接待站接待活动,为全体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树立了榜样。至7月底,绝大多数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已进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进选区活动。
2、出台意见,两级人大精心组织。为规范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要求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保持代表联系选民常态化。为此,常委会办公室专门出台《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带头进选区的意见》,明确了此项工作的对象、任务、原则和方法,要求每位领导干部人大代表除平时采取多种形式保持同原选区选民和人民群众的经常联系外,每年应按统一要求参加选区所在地代表联络站(室)接待群众一次,深入选区走访选区内的组成单位和群众一次,并积极参加所在代表小组的集体活动。同时规定,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除宣传法律政策和了解社情民意等以外,主要听取和征询群众对公益性、政策性事项的意见和要求,属于信访类别的问题一般不作为受理事项。《意见》还要求,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代表联络站(室)接待由相关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具体安排并告知;走访选区内的组成单位和群众由走访人员自行安排,相关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协助进行,从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
3、积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以代表身份联系群众,以领导身份处理问题”的工作方针,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中副处级以上现职人员受理的事项,均直接由受理人员批转或者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落实;区委管理干部受理的事项,凡属于区级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均采用代表建议“直通车”形式送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按代表建议办理程序进行处理,属于镇、街道职权范围内的,则均交由相关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依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如区委书记徐国龙代表在接待选区群众后,针对群众提出的整治滨河路上夜排档环境污染等10项建议意见,再次带领机关8个部门负责人进入选区现场办公,逐一落实办理责任。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及其他综合职能部门纷纷按照有关领导干部代表要求,做好解决问题的协调和督促工作。
4、反馈情况,确保制度有效实施。为实现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的经常化,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每位代表受理的所有问题的处理落实情况,均要采取适当形式及时反馈给反映问题的群众。同时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选区的示范推动作用,应及时做好有关情况的收集、登记和通报工作,由每位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在每年年中和年底,将进选区和受理问题的处理等情况书面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并由区人大常委会综合后,书面通报给相关人员和各代表小组,以此促进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选区活动的持续和深入,同时激励和推动其他人大代表自觉地进选区、听民声,发挥好代表作用。
二、初步成效
1、增强了领导干部代表的代表意识。领导干部代表也是代表,是代表就要尽代表职责,这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和选民的迫切愿望。通过此项活动,使领导干部代表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有一个领导职务,还有一个代表的职务。正像区委书记徐国龙说的“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带头走进选区,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既是人大代表的义务和责任所在,也是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要努力把群众的建议意见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真正体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区政协主席孟柏干在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后更是深有感触,他赞赏“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带头进选区能充分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加强与选民间的联系,更好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非常有意义。”
2、促进了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多年来,代表建议实际落实率不高,一些难点问题更是难以解决,代表和群众反映较多。通过此项活动,代表建议解决难得到有效突破。如许多新疆人在柯桥城区宰羊卖肉,造成多处环境污染,群众怨声载道,但因涉及民族问题,10多年来得不到有效治理。徐国龙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自协调处理,终使这一问题圆满解决,群众交口称赞。村级经济增收难、基层组织战斗力减退,群众呼声增多,区委组织部长姚国海2次以代表身份深入选区,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为区委出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供了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基层干部反映,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面对面听取民意,实打实解决问题,点对点督查反馈,有利于一些难点、焦点问题的破解,意义非同一般。即使没有解决问题,也容易为群众理解和支持。
3、推动了干部工作作风更好转变。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领导干部以代表身份直接听真话、问实情,减少了“传声筒”、“过滤器”,同时没有地方领导陪同,不带秘书和随从,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备感亲近、敢讲实话,容易掌握真实情况。钱清镇梅东村会计金宝祥动情地说:“阮建尧区长以代表身份来选区座谈,不但要求我们尽情说事情、谈想法,还问得很多很细致,使我们确实感到好像在同亲人拉家常,心情特别舒畅。”平水镇平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陶月忠则更受感动,她坦言:“农村环境整治压力大,我们有怨言。区委马芳妹副书记以代表身份与村干部和群众坦诚交流,耐心解释,使大家豁然开朗,都觉得应该这样做。”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领导干部以代表身份了解社情民意,取得的效果是以领导身份搞调研所难以获得的。
4、扩大了基层人大工作影响力。有些代表反映,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人代会和其他代表活动,往往以领导身份听而不是以代表身份议,在普通代表心里自然形成了“领导”和“代表”的隔阂,通过此项活动,这个隔阂逐渐消除,代表的平等感增强。柯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柯静杨认为,领导干部代表带头履行代表职责,从行动上表明了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自然提升了代表的社会地位,增强了人大工作影响力,对基层人大工作也是一种有力支持。有的人大工作者反映,各级人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应该做好的,通过领导干部代表的推动,有利于增加政府及部门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在领导干部代表的带动下,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参加“监督已治理的河”等活动,积极参与代表联络站接待工作,还有30多位区人大代表主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基层人大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三、几点启示
1、要立足代表身份联系群众。柯桥街道下市头社区主任张泉刚认为,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选区,基本的身份应该是代表。以领导身份走访群众,容易使联系选民成为接待群众信访,既使领导干部工作负荷太重,又失去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真正意义。杨汛桥镇展望村村委主任费嘉瀛认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向政府及有关组织提出代表建议,有办成的,也有办不成的,这都是正常现象,领导干部代表也不例外。如果单以领导干部身份联系群众,可能会因为有些问题解决不了而怕丢面子,从而影响联系选民的积极性。该镇人大主席张根木也认为,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不应囿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更应注重于了解社情民意,表达群众意愿,建立起与群众实时联系、无缝沟通的渠道。因此,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选区一定要立足履行代表职责,把握正确的人大工作导向。
2、要加强保障增强联系效果。相对于其他代表来说,领导干部代表担负着更多的领导任务,为其执行代表职务提供服务显得更为重要。从柯桥区的初步实践看,区人大常委会具体落实领导干部代表参加接待群众的地点,及时交办区管干部的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区委办、区府办等综合办事机构和部门积极协调和督促处理有关区级领导干受理的群众问题,并协助代表向群众反馈;各镇(街道)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协助做好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工作,有的还按照领导要求,实行半月一次督办并向领导干部代表反馈落实情况的制度,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代表进选区的实际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应当进一步强化各级人大和有关机关、组织为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的责任意识,继续改进代表联系群众的服务工作。
3、要扩大影响获得整体推动。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选区旨在激励全体人大代表积极为人民服务,基层干部和群众也希望这项制度能够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通过这种形式推进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的工作。对此,领导干部代表要继续强化作为代表的责任意识,基层人大也要加强对此项制度实施的宣传和督促。柯桥区委书记徐国龙明确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深入选区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解难事。这次走访只是作为一个开端,接下来还要继续进选区调研走访、了解社情、为民办事,真正做一个“人民的好代表”。区委副书记、区长阮建尧也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仅靠在一年一度人代会上提出建议意见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选区,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激励代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使代表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