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
发布日期:[2013-08-19] 浏览

李鲁旗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汇集舆情、畅通民意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关注网络舆情,有助于基层党委、政府及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执政能力。
    一、基层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通俗说就是社情民意,是指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事务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反映,是群众对社会发展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
    网络舆情在基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整体舆情,就是通过一个较长时期,在本区域内的各种不同方面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的集中汇集;二是局部舆情,是指本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领域的主要问题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三是个别舆情,是指基层群众在网络就某一具体问题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这三个方面的网络舆情既相互包含,又相互作用。
    二、当前基层网络舆情面临的现状
    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级领导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网友的意见和建议、看法和心声,不仅能够实现横向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实现纵向的交往与互动。当然,我们在看到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一些网民肆意宣泄个人情绪不仅侵犯当事人名誉或隐私,更会同时引发“仇官”、“仇富”情绪的集聚。同时,基层复杂的利益纠葛更会利用网络隐蔽这一特点,发布一些破坏基层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言论。对此,我们应加以重视。
    (一)群众参与网络问政热情高涨。随着绍兴e网、鉴湖论坛等本地门户网站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自己对民生、干部作风、政府工作等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如绍兴e网绍兴杂谈板块每天访问量约为16000次,每天跟帖数达到上千人次,其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为15064名。从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杨汛桥血铅事件、牛奶河污染事件,到近期交警执法公平公正性、质疑教育减负措施以及反映违章违建、环境污染、村干部作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经网络反映,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着这些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如今,基层群众更加确信,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得到有关部门更为直接的回应,还能较其他方式更为便捷地解决一些问题。
    (二)基层对网络舆情日渐重视。目前网络舆情日益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200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资讯,绍兴县利用县委宣传部的优势设立舆情部门,负责收集和分析网上舆情,给各级领导提供最新的舆情信息,并设立绍兴县网络民情直通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要求各职能部门在网上进行回复。现在,乡镇基层一级领导普遍养成了上网关注舆情的习惯。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已逐渐成为基层党政领导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同时,网民的意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基层领导的重视,网民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乡镇领导干部已经从过去回避、无视,甚至“惧怕”网络舆论,到如今能直面和回应网络舆论,再到合理有效地把网络建设成了解民意、征询民策、疏导民怨的途径,可以说现在乡镇一级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理解和驾驭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
    (三)基层在网络舆情中关注问题。应该说,目前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好的,大多数网民希望通过表达和参与,让基层党委政府更直接地了解民情民意,推动镇村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督促相关问题的公正解决。不过,由于网络和网民的局限性,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非理性的网络舆情有增多的趋势。由于网络发言人身份隐蔽,且缺少有效监管,网络成了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而一些情绪化的言论,强化了“仇官”、“仇富”心理,一些原来应该就事论事的事件,到最后往往都指向政府的不作为,不仅损坏政府形象,严重时还将引发和扩大群体性事件。二是具有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危险。乡镇一级各种利益盘根错节,尤其村级换届选举即将到来,各种势力为了选举获胜无不想尽办法,而网络恰恰为这群人提供了一处诋毁竞选对手极佳的平台。近段时间以来,在绍兴e网论坛上出现的诸如土地征用、财务审计、违章建房、村干部作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村内各派别相互作用有联系。
    三、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措施
    当前,各个群体已习惯于将社会热点问题和个人诉求诉诸于网络。许多问题尤其是涉及民生、干部作风和执法不公等方面,社会敏感度高,公众切身体会强,很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的发酵和放大,更容易使得局部小范围内的问题上升为全面问题,一般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网民个人情绪的宣泄上升为群体性的非理性情绪。作为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更有责任去关注负面网络舆论,及时澄清、引导和处理一些网络舆情,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1.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改善和提升各级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网络舆情作用的凸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公开性。流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在这方面,我镇开展了有益尝试。早在2010年我镇就在民情受理中心、民情热线、民情手册的基础上探索开设了“三问”监察系统,并于2012年在全县推广。该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问责、问效、问廉三大模块,实时更新机关干部每日交流、镇级重点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全镇经济发展运行情况、村情村务公开内容、招投标信息以等信息,主动满足群众的知情愿望。同时设置“我要投诉”、“反馈查询”、“群众测评”、“镇长信箱”等互动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三问”监察系统平台,切实提升党委政府工作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而且从根本上遏制住不良信息的散播,争取工作的主动性,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大众,用权威回应群众质疑。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全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注意用正面宣传主动为社会舆论“设置议程”,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观点的不良影响。对群众在网络上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查清和处理,并在网上公布处理结果,防止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炒作。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舆论热点和热帖,要及时上网回应、解释、说明、引导,防止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最近,在绍兴e网和鉴湖论坛上频频出现反映我镇道路破损和石料场破坏环境等现象的帖子。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回应,以诚恳的态度如实回复网友所提出的问题,并公布了党委书记办公室电话和民情热线电话,欢迎网友监督,这一回应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已不再出现反映这一问题的帖子。
    3.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实际的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从基层实际情况看,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有些网上舆论其实早就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但因为种种原因,却迟迟得不到回应,最后才诉诸于网络。有些更是由于找不到反映问题的渠道,转而投向网络。这就给基层党委政府改进工作作风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的不畅,我镇在深化实施驻村联厂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住夜制度,开展了夜访活动。富盛镇想通过夜访形式,增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互动,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从基层一线直接倾听群众的利益诉求乃至某些非理性情绪,直接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和解决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