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及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2-11-23] 浏览

绍兴县卫生局局长 翁桂珍

20121119

 

主任、各位副主任:

现在,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和柯桥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进展情况

()改革的基本情况

1、改革试点的背景。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国家三年(20092011年)5项重点医改任务之一,而且是最复杂、最难实施的一项改革。去年,国家医改办在前四项医改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要求各省在去年底前必须展开这项改革。浙江省综合衡量后,确定六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区)作为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我县是其中之一。省医改办在去年8月底专题召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统一部署后,要求先行先试的六个县(市、区)必须在去年底前正式实施这项改革。我县在全省工作会议之后,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做了大量的调研、测算工作,并起草了五个保障文件,称为“1+4配套工作意见。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就后,于去年1226日正式实施改革。考虑到二院和三院在市区,当时测算时采取四家医院综合测算、分批实施的原则进行。所以县中心医院和县中医院两家单位去年底先期实施,二院和三院于今年912日与市直医疗机构同步实施。

2、改革的基本思路。按“一减两调一补”的改革思路实施。即减少药品费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保险政策和适当增加财政对医院投入。也就是在试点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费用,适当调整、提高医疗服务性收费,缺口部分由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列入医保报销范围,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重点任务是: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管理、服务、发展”三位一体的工作要求,重点深化医院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县级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3、实施以来所做工作。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之后,我们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完善政策,由于市县同城,考虑到市直医疗机构改革的投入政策有些已走在我县前面,我们充分调研后,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去年制定“1+4配套政策的基础上,于今年7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县级医院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化解,对县级医院公共卫生人员按4万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助,设立300万元/年的无主病人欠费补助基金,解决公立医院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二是加强改革宣传通过报刊、电台、政府网站和张贴、分发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广泛宣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政策措施。让群众充分了解、理解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内容、基本思路,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改革。三是实施跟踪监测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医院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定期进行跟踪回访和分析对比,全面、详实地掌握试点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对于试点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完善,使试点工作得到有序实施。

 ()改革的基本成效

实施“一减两调一补”政策以来,从统计的数据看,先行试点的中心医院和中医院药品费用明显下降。至今年1025日,中心医院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77.8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6%;每住院人次药品费用2425.13元,同比下降7.5%;药品总收入比例38.1%,同比下降6.2%。中医院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102.1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每住院人次药品费用2191.17元,同比下降13.9%;药品总收入比例51.7%,同比下降6.3%。群众普遍反映良好。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着力抓好均次费用零增长。均次费用零增长是医院改革的硬指标。中心医院和中医院试点实施后,由于两家单位分别在去年和今年通过三级和二甲医院的评审,加上原先均次费用相对控制较低,医改服务价格调整后,随着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服务收费的提高,目前门诊均次费用同比基本持平,但住院均次费用有所上升(全省普遍存在此现象),至10月底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心医院住院均次费用增长9.4%,中医院增长3.2%。要达到门诊、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的目标,比较困难,压力较大。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医院,进一步作重点研究,力争将均次费用保持在零增长水平。

二是着力强化医院内部精管理。县级医院综合改革,降低药品价格、加大财政投入、改变医院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关键的是要通过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理顺各项管理机制,强化奖优罚劣,通过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来促进县级医院的良性发展,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效。

三是着力提升医疗服务优品质。县级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均次费用控制零增长、医院内部又进行了绩效考核,下一步又将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等等这些,可能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也是我们下一步医改要抓的重点,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力争让群众就医支出、医疗服务质量双满意。

二、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基本现状

1、服务机构布局情况。城区现有医疗机构6家,其中综合医院1(县中心医院,去年创建为三级),专科医院1(县中医院,今年创建为二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4个中心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34家,加上村卫生室,城区居民基本达到20分钟医疗服务圈的要求。另外有公共卫生单位3(分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负责全县的公共卫生工作。

2、人才队伍结构情况中心医院和中医院按核定编制总数为1680名,其中中心医院1280名、中医院400名,现有实际人数2141名,其中中心医院1183名(正式960名、临聘223名),中医院469名(正式284名,临聘185名);其他四个街道核定编制438名,实际现有人数487名(其中华舍超49名)。在现有人数中,高级职称143名,其中中心医院115名、中医院23名,柯桥和柯岩各有4名和1名;中级职称有250名,其中中心医院占149名、中医院占36名;注册高级护士数18名,其中中心医院16名、中医院2名。

3、医疗服务能力情况。从城区医疗服务布局看,中心医院占地面积为90亩,医疗用房面积89000平方米,核定床位85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1100张,2011年门诊828395人次,出院34430人次,今年1-3季度,门诊734625人次,同比增长21.33%,床位利用率超100%;中医院占地面积40亩左右,医疗用房面积21280平方米,核定床位250张,实际开放床位超320张,2011年门诊362894人次,出院10555人次,今年1-3季度门诊367396人次,同比增长19.54%,两家医院基本都是超负荷运作。但其他四个街道的门诊人次、出院人次,除湖塘门诊人次同比增长8.4%外,其他三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呈下降趋势,医疗资源闲置现象较突出。

()主要问题及打算

1、现有医疗机构发展空间受限县中心医院2008年由原第四医院和原民营华宇医院整合后,整体发展较快,业务扩展迅速,目前医疗用房已非常紧张,周围已没可供医院发展的空间,一床难求、一车难停的现象异常突出县中医院2009年从齐贤整体迁建至柯桥后,医院发展已初具规模,核定的250张床位已处于饱和状态,即使正在新建的中医特色用房竣工投入使用后,医疗用房面积也只有3万多平方米,仍然十分紧张。

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县城区医疗机构在发展规模上已严重滞后。如义乌市在原有医疗机构的基础上,投入3.4亿元新建了一家中心医院,资金全部由政府保障;嵊州市目前已投入10亿元(企业家和政府各出资5亿元)建一家上规模的医院;市政府也已决定在市区城南新建一家投入6亿元的市立医院;诸暨、上虞等地的人民医院占地面积也都在150亩以上,其中诸暨又在筹建一家规模更大的人民医院。而我县中心医院实际占地面积只有近90亩,县中医院实际占地面积不到40。所以,无论是现实还是从长远发展看,我县城区医疗机构发展很难满足今后县城发展的医疗服务需求,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将显得尤为突出。

 2医疗服务能力已无法满足需求。一方面是医疗设备已不能满足当前医疗服务的需求。许多大型设备已到更新年份,有的已跟不上形势的需求,如CT机、核磁共振、B超机等高档设备,我县都无法与周边县市同等医院的设备性能相比。像中医院目前还没有核磁共振。等等这些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人员紧张,无论是县级医院还是四个街道医疗机构,都存在这一问题,医务人员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容易带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负面影响。

3专科医疗机构急需规划设置。目前我县尚妇女儿童医院,也无相应的老年康复、口腔专科等医院。按照我县目前的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定位,城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能力很难能适应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柯桥现代国际商贸城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断集聚,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群众对于自身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比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专科医院的建设发展已非常迫切。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积极当好政府参谋,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加快完善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一是专科医院的建设问题,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已有初步意向,县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已明确“新建县妇女儿童医院可以政府投入或以民营融资为主”,“县口腔医院可以通过在柯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县口腔医院牌子以民营方式筹建”。目前正就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方案开展商讨。二是县中医院后侧已拍出的地块,县政府已作收回处理,待召开国土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为医院发展用地后,我们将重新规划中医院的建设。三是设备设施相对落实问题,我们准备采取租赁形式予以解决,县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已明确,从今年起三年内,县财政在年度财政激励资金预算中划出2000万元用于卫生事业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的贴息,缓解县级医院的经济运行压力,并同意设立县级医院医疗设备购置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年。人员“五险一金”、绩效工资待遇等问题原则同意与市直医疗机构基本持平。四是人员不足、床位紧张的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加快人员招录(今年全系统已招录214名,城区医疗机构占114名,其中中心医院55名,中医院43名),逐步缓解人员不够的情况。目前正与人社局商定,计划在本月下旬起,赴外地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专场招聘会,提高人才招录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把基层医疗机构各类业务增长指标纳入局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逐步解决“县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闲置”的不良现象。

今后,柯桥城区医疗服务体系总的发展方向是:县中心医院向以西医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方向发展,做强做大特色学科;县中医院要向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县级综合医院方向发展;新建妇女儿童医院计划床位700张,总投资额6亿元左右,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分二期完成;口腔专科医院挂牌在目前的柯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模式还在探讨之中;计划在阮社老四院建成老年医院。另外,我们还打算把目前规模比较大的齐贤、钱清两个镇的卫生院,建设成为两家二级医院,增强他们的服务功能,以此缓解城区的医疗服务压力。

 

总体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县人大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是顺利的,成效也是明显的;城区医疗服务体系从目前看,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但离城市的发展要求,离群众的服务需求,我们确实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需要迎头赶上。这两者一个是软实力、一个是硬实力,如果光有医改这个软实力,而不考虑一个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作保障,医改再怎么好、费用再怎么降,群众就医照样有怨气;而如果光考虑医疗服务体系这个硬实力,而不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环境、降低医疗费用,让群众真正得到改革实惠,群众也照样不认同,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同时,也希望县人大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我县的卫生事业,帮助我们共同推进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