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姗姗

“村里的卫生比以前好多了,生活垃圾也很少能看到了,说明你们村里干部今年对村内环境卫生开始抓了。”“村溪流里的两堆建筑垃圾是怎么回事,这会影响溪流的行洪顺畅,还对小舜江的水质造成污染…...”4月21日上午10时半左右,在绍兴县王坛镇越联村村委办公室门口的溪流里,10来个胸挂人大代表视察证的人,正在向越联村的村干部反馈他们督查的情况。
原来,这是在王坛镇的部分县人大代表,在王坛镇人大主席团的组织下,开始对全镇24个行政村的所有溪流、河道进行巡查、督查,当起了“水管员”。
王坛镇地区绍兴县南部山区,全镇2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面积137平方公里,有3.6万人。王坛镇地处绍兴市的汤浦水库上游,是绍兴市200多万市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地,这里的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到2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也是市、县人大和人大代表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200多万市民,王坛镇已经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先后关闭了12家有污染的企业。近几年,镇政府还大力推进移民下山和封山育林政策,先后有230多户700多个高山村民从山上搬进了集镇里,封山育林10万亩,森林资源越来越多。地处绍兴县南部山区的王坛镇是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是个难得的天然大氧吧,全镇共有森林面积138591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为46142亩,镇内的森林覆盖达到了82.6%,也是百鸟乐园。
一直来,这里的山民把溪流和路旁作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倾倒地,世代习惯于乱倒乱丢垃圾,寄希望雨季大水从溪流里冲走,山村 、乱、差成了一个难以改变的陈年陋习。2006年,当地镇党委、政府对此陈年陋习十分重视,马上开展了生活环境大讨论,利用各种会议和有线电视、黑板报,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倡导爱护卫生光荣,乱倒乱丢垃圾可耻的氛围,调动了干部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村建起了环保队伍,落实了环保人员。村民们把生活垃圾放到垃圾桶,由村环保员清运到村垃陋习圾中转站,再由镇政府负责从村垃圾中转站清运到山外的市垃圾处理中心。目前,全镇已有村级环卫工人148人,建造垃圾中转站52个,购买垃圾桶700多只。
对水环境的督查和执法检查是今年绍兴县人大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王坛镇是全市200多万市民的水源地,也是200多万市民的母亲河,这里的水环境好坏,就关系到市民的饮水安全。近几年来,在当地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村村的环境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村里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溪流里乱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还是经常发生,这些垃圾不但会阻碍正常的洪水泄洪,还会对水质产生一定污染。王坛镇人大主席团为了配合全县人大对水环境的督查和执法检查,发动人大代表个个做“水管员”的倡议,马上得到了县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
4月21日是在王坛镇的县人大代表当“水管员”的第一天,早上8时,10多个县、镇人大代表就赶到了新联村,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检查,接着又对新联村范围内的溪流卫生情况进的检查,基本感觉满意,但对溪流里有几小堆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提出了整改的时间。10时左右,人大代表来到了越联村,首先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巡查,又在溪流里发现了两堆很大的建筑垃圾,是村民修建房子时,图一时方便倒在溪流里的,每堆长度在5——10米左右,宽是2——4米的样子,很是显眼。人大代表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请到了现场,要求村干部介绍村里对村庄保洁和溪流保洁的情况,了解村里的基本做法。当村干部汇报好后,“水管员”们把村干部请到了村办公室门口的溪流里:“村里的卫生比以前好多了,生活垃圾也很少能看到了,说明你们村里干部今年对村内环境卫生开始抓了。”“村溪流里的两堆建筑垃圾是怎么回事,这会影响溪流的行洪顺畅,还对小舜江的水质造成污染…”人大代表一点也不留“情面”,向村干部提出了意见,要求村干部把村民建房的建筑垃圾管起来,现在主要是把溪流里的两堆建筑垃圾及早处理掉。
镇人大副主席朱海江说:马上就要进入高温季节了,必须要把村民向溪流里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陋习改过来,所以镇里组织人大代表对镇内溪流进行不定期的巡查、监督,人大代表要个个成为“水管员”,准备刮起一场改变传统陋习的“垃圾革命”,以保证绍兴市200多万居民吃水的干净和卫生。这次巡查结束后,镇人大还将向镇政府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镇政府建立农户、村和镇政府的三级长效连网管理体制,彻底解决山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难处理、没处放的难题。镇人大还将利用有线电视进行广泛的宣传,就是要改变村民乱倒乱丢垃圾的陈年陋习,从此有个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