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爱法:爱心和智慧铸就企业辉煌
发布日期:[2009-10-10] 浏览

陈福寿 沈伟阳

  绍兴县人大代表、永通染织集团公司董事长万爱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久经考验、屡建奇功。他领导的永通集团,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印染行业排名中连续十年夺魁,年生产能力达8亿米,自营出口连续九年居全市第一;现在的永通集团已是一家以外贸、纺织、印染、化工、服装等为主业的外向型、综合性、多功能大型企业集团,跻身于省百强民营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列。万爱法也获得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省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工作者、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市劳动模范、县劳动模范等荣誉。

永不满足的创新激情

  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竞争中,万爱法和他所在的永通集团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成功背后自有原因。
  熟悉永通公司的人都知道,公司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小工厂到大企业,从纱到布,从布到色布,色布到服装,一步步发展壮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万爱法有很强的创新理念。
  “有创造,才有新开发成果;有新的开发成果,才有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从过去纯棉粗布发展到现在的混纺、多混纺弹力系列高档布。每一次改革创新中,都给永通人带来了收获的惊喜。”万爱法喜滋滋地说。
  万爱法给公司立了一个规矩,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不得再进二手设备,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先进技术,创出新产品、新品质,创出新效益。在他看来,一流的设备仅仅是死的机器,只有创新才是企业成功的活力之源。在万爱法的主导下,无论是在企业结构模式,还是产品研发上,公司都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在产业结构上,公司大胆拓展,除了在纺织主业上拉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提升、练好管理内功外,还在化工、建筑、房地产、装潢和宾馆度假村等商贸产业上大举进军,并且大获成功。万爱法认为,在百业兴旺的今天,一家企业要在强手林立的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必须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找准突破口,果断出击,既可为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也能为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方向。
  “纺织企业的出路,在于做精做强,走差异化、个性化、国际化道路。”万爱法善抓市场脉搏,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国际市场发展趋势。1995年,万爱法成功组建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成为全县最早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之一。“我县是纺织大县,外贸出口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我始终坚持走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此时他架起了国际贸易的“金桥”。发展至今,集团旗下已拥有22家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万爱法的倡导下,公司还先后通过了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OTS100生态纺织品认证等,并实施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WEB的敏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及其在轻纺产业中的应用”项目,成为全县轻纺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
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在面对国际贸易素质性、机制性、结构性等问题的制约时,万爱法始终保持“舍我其谁”的气势和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争做“领头羊”。近年来,纺织出口频频遭遇各种国际贸易壁垒,万爱法带领集团下属企业合力同心,沉着应对,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品牌提升为动力,大力开展染整革命,加快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增长方式向集约、节能、技术密集型转变。特别是近两年,该集团加大技改投入,花1000万美元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引进外资2000多万美元,设立中外合资的海通印染、永丰印染、万丰化工3家企业,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员工第一的办厂理念

  万爱法有自己的人才观,他在干部大会上说:“一流的产品,是一流的员工做出来的;一流的员工,是一流的领导带出来的。”
“我们干部要具有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的美德。人有所长必有短,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对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不要压制,不要歧视,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刻,要宽容相处,换位思考,营造民主气氛,创造和谐环境。”
  “我们公司摊子大,底子薄,如果没有大多数人的积极,大多数人的力量,大多数人的觉悟,我们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企业领导是关键。”
  万爱法非常重视人才。2005年,万爱法随绍兴县政府组织的考察代表团赴日本、韩国考察,针对公司长期未能解决的“中东特黑”印染布难题,发现韩国专家金海振对此类问题研究很有特长,就不惜重金地聘为技术顾问,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开发,“化纤织物中东特黑染整技术”终于突破,名震中国印染界。
  万爱法惜才如命,近年来大量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对于这些大中专毕业生,万爱法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大胆启用,通过传帮带、结对等形式,让他们迅速熟悉岗位工作、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至今他领导的集团已引进各种类大中专生437人。
  在万爱法眼里,所有员工都是有用之才,都要尊重,都要关心,都要善待。尽管企业都有资金紧张的时候,但万爱法永远把职工工资放在第一位。他经常教育下属成员企业经理,要关心职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每年年终亲自布置清薪工作,对有困难的下属单位,积极抽调资金,圆满解决欠薪问题。十七年来,永通集团员工近万名员工,从来没有拖欠职工工资,这在钱清镇有很好的口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他认真学习,专门召集成员企业经理研究讨论,强调一定要吃透精神,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

永远不忘的社会责任

  “我所取得的成绩,都和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回忆近30年的创业史,万爱法把这一切归功于恰逢改革开放的东风。也是基于此根本性认识,他一直十分重视社会责任。
  1980年,万爱法凭着一股闯劲和干劲,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民创办企业的新路子,不但带领东江村村民走上致富路,而且勇于承担对全县破产企业“救死扶伤”的重任。1997年起,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先后兼并了钱清砖瓦厂、钱清知青纺织厂、绍兴永盛印染整理厂、绍兴自行车零件二厂、钱清粮油公司、绍兴毛纺厂等20余家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企业。为整合改造这些企业,万爱法累计投入3.56亿元用于转型升级,使一家家企业浴火重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万爱法还安置了6400名职工,其中包括上千名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为钱清乃至全县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帮助同行企业“走出去”,万爱法还建起高达26层的永通国贸广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外贸公司安营扎寨。2007年开始,为响应县委县政府“611”工程和“大钱门”建设,万爱法再出大手笔,投资兴建集商务、休闲、娱乐等整体配套的永通国贸广场二期工程,为全县外贸出口打造更大的平台。
  为防止下属印染企业偷漏排,三年前他就对他们下了死命令,每家下属企业交保证金5万元,并制定了相关处罚制度,对违反者罚款50万元。同时印染厂附近筑坝,监督企业污水排放处理情况。此外,万爱法还十分热心当地公益事业,如集镇上建环翠公园、城际铁路建造等,他都积极配合政府无条件带头拆迁,为钱清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
  尽管日常管理任务繁重,但身为人大代表的万爱法从不怠慢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当他听到群众对政府有何不解时,他总是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为企业同行协调纠纷,化解基层矛盾。同时踊跃为政府提供决策意见参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