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炎 | ||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基层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沿阵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发挥乡镇人大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人大建设亟待加强。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建设,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乡镇人大在依法治镇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越来越重视,人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效果也在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代会质量不断提高。乡镇人代会不仅会议的时间、内容、程序全部依法到位,而且对报告的审议不断深化。例如我镇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对政府工报告中惠民实事工程每个项目的具体建设地点、工程内容、工程量、投资金额、开竣工时间等用书面形式向代表作出详细的说明,镇财政预决算报告的上年各项工程实际投资情况,当年预算中重点专项支出安排的详细情况,农业、科技等法定支出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镇级财政重大收支项目与上年相比的增减原因等也用书面形式向代表作出详细说明,使代表对报告的审议更为详尽细致,审议也更具有实效性,进一步发挥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2、监督工作初见成效。乡镇人大在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注重实效,一是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几年来我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视察,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严格执法,促进了一些违法事件和群众反映较强烈问题的查处和解决,规范了执法程序。二是围绕镇党委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监督。主要对政府工作报告决定的实事工程实施情况,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围绕全镇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对群众关心普遍关心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惠民实事工程”和教育收费情况等,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提出建议意见。通过视察检查和督促,规范了学校的财务收支,同时对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3、代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近几年,我们十分重视发挥代表的作用,一是开展“双联三争”和“为选民办实事活动”。广大代表以活动为栽体,加强与选民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为选民办实事。三年来,我镇的县、镇人大代表先后为选民办实事726件,捐赠资金24.65万元,解决了部分困难户、特困生的生活和就学问题, 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代表的良好形象。二是注重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三年中镇代表提出议案、建议61条,通过对代表建议的办理,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发挥代表优势,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代表广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动员代表主动参与信访调处工作,向群众做好说服教育和宣传解说,会同镇有关部门做好排查、协调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几年来,广大代表和镇人大干部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中央9号文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等,使自己的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做到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把代表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县、镇人大代表先后多次开展述职评议活动。我镇24位县、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进行述职,接受选民代表的评议。通过代表的述职评议活动,广大选民进一步了解代表的履职情况,人大代表进一步增强了代表意识、政治意识和选民意识,真正达到了使选民更了解代表,使代表更贴近选民的目的。
二、当前乡镇人大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乡镇人大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主要有:一是认为决策有党委,实施有政府,人大是可有可无;二是认为执法要评议、工作要监督,人大是多话少做,是增加麻烦;三是认为党委领导一元化,人大工作考核没硬化、人大班子可弱化。
2、乡镇人大行使职权,与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乡镇人大主席团不是常设机构,但在做常设机构的事,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二是县、镇人大代表评议行政执法工作难显效果,特别是对县派驻镇的部门,评议意见难落实。三是工作监督难深入,对于工作监督是否能深入要看政府的认识态度,否则相互之间会产生矛盾。
3、代表素质与执行代表职务的要求有差距。一是由于界别和比例的规定,个别代表从产生时就注定执行代表职务能力较弱。二是部分代表由于工作原因,没有精力执行代表职务,成为了挂名代表。三是由于缺少机制,少数代表缺乏履职热情,有一种“你要我当代表,而不是我要当代表”的思想,不能做到尽职尽责。
三、加强乡镇人大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要积极宣传《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乡镇人大地位及职权的规定,宣传人大工作情况,宣传优秀代表先进典型,使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做到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上,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要同级同待遇。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人大工作的汇报,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不断增强人大意识,努力转变领导方式,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不断推进依法治国。
2、准确定位,积极履行人大职责。乡镇人大主席团要找准位置,明确法定职责,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人大工作。一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工作,在决定重大事项中发挥主体作用,围绕经济工作方面的重大事项行使好职权,促进镇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二要围绕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镇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实施法律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确保法律法规在本镇的正确贯彻实施。三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在保障和维护国家、集体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代表人民说话,监督政府解决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损害国家、集体及群众权益的各类问题。
3、健全制度,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乡镇人大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与权利的关系,切实做到运作规范、制度健全、设施配套。一是要认真研究和制订乡镇人大工作规则,依法规范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主席团、人大主席副主席、代表小组和代表的职责与权利。二是要健全五项制度,即镇人大主席团学习工作制度、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和述职评议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三是要努力做到设施配套,达到“三有”:即有一个代表活动场所,有一块人大宣传阵地,有一处档案资料室。
4、理顺关系,深化行政执法监督。要理顺镇人大主席团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有效地行使镇人大行政执法监督权,镇人大行使监督权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行政官员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建设,乡镇所属的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及其负责人应依法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镇人大可以组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该部门(单位)的工作报告,进行述职评议和工作评议,可以组织代表采取视察和评议等形式,监督在本镇的上级垂直管理(派驻)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
5、强化责任,加强乡镇人大班子建设。一是要配强配好乡镇人大干部。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人大与党委的关系,自觉服从党委领导,做到主动请示汇报,征得党委的支持;二要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关系,做到依法办事、监督大事,把支持融入监督之中;三要处理好人大的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三是要强化三个意识:作为乡镇人大班子,一要强化学习意识;二要强化大局意识;三要强化法律意识。同时要切实抓好代表素质的提高, 加强代表的学习教育,深化完善代表的述职评议活动,深入开展“双联三争”活动。(作者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齐贤镇人大主席)
|
关于加强乡镇人大建设的思考